地球编年史,不可不看的人类起源经典

在各种解释人类起源的书籍里,都无法描述清楚,几万年以前人类突飞猛进的智力发展原因。人类从猿猴发展到直立行走用了2000万年,而发展出高智商能力,却是短短几万年的事。就算是进化论再NB,也解释不了这个现象。

周末看了《地球编年史》第一卷《第十二个天体》,真是脑洞大开。这本书完美的解释了上述问题。它的核心观点是,现代智人是30万年前,由太阳系第十二个星体,即尼比鲁星上的高等智慧生物创造而来。

书的作者西琴是知名学者,知识非常渊博,涉及考古学、历史学、语言学、经济学及神话学等领域。他花了30年时间写了这套丛书,内容源自他对苏美尔文明遗留下来的资料研究。

在中东地区出土了大量苏美尔文明的遗迹,包括数量庞大的楔形文字、刻画、雕像等。苏美尔是公元前3500年存在的超级文明,哪怕用现代的眼光来看,它当时也是相当发达。苏美尔是近代文明的起源,由它延伸出去的文明包括古希腊文明、古埃及文明、古巴比伦文明等。

西琴的研究内容,正是基于这些楔形文字记录的庞大史料。在书里,作者旁征博引,既引用苏美尔的文字记录,又对比了其他文明的记录,比如巴比伦文字、圣经旧约,在证据相对充足的基础上,展开瑰丽的想象和严谨的推理,从而得出本书的结论。

尼比鲁星是太阳系第12大行星,它还未被世人发现。其他11大天体是:太阳、水星、金星、地球、月亮、火星、木星、土星、天王星、海王星、冥王星。尼比鲁的绕日公转周期为3600年,它是一个非常狭长的椭圆形轨道,近日一侧在火星与木星中间的小行星带,远日一侧非常遥远,快飞出太阳系了。

在45万年前,尼比鲁星人来到地球,选择了中东地区搭建基地和居住。为什么选择中东?一是那里地处两河流域,地势平坦、水流发达;二是那里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,有可供使用的燃料。

最先来地球拓荒的是尼比鲁星的王室二王子,他是一个科学家,知识渊博,创造能力强。后来大王子也就是太子,也来到了地球。两个王子之间关系不睦。他们的父亲,没有降临地球,远在天国(也就是尼比鲁星)进行统治。

拓荒的目的是开拓地球上的资源,包括非洲的黄金资源。由二王子负责资源开采工作,他统治的区域在非常广袤的非洲草原,包括大地下深挖的矿洞。他负责的区域称为冥界,因为深入地下。他和大王子简要的分工是一个在南半球(非洲),一个在北半球(中东)。

那个时候地球上完全没有人类,顶多只有一些类人猿。挖矿的工作,全部由尼比鲁星自己的成员进行。由于这项工作十分辛苦,在30万年以前,工人发生暴动,围困了大王子的住所,意图起义。

他们的父亲,亲自从天国下来调解。在诸神的协调下,尼比鲁星决定在地球上造人,用人类作为奴仆,代替星球自身的居民来进行艰苦的挖矿工作。

于是,造人工作开始。书里详细描述了造人的过程,包括一开始的动物实验,造出半人半马的怪物。后来基因编辑技术,造出的人类也不稳定,无法进行繁殖。最后,挑选了母猿的卵子,与尼比鲁星人的精子,在基因改造后,由尼比鲁女人进行代孕,成功生产出第一代人类。

第一代实际是半人半神,因为有一半外星人的基因,而且在形状上,与外星人高度接近。发展到多代后,神的基因越来越少,人的基因越来越多,因而地球上最早的智人产生。

上述,就是诸神造人的过程,解释了人类的真正起源。

该书体系非常庞大,后面还有诸多情节,我还没有看到。该书对地球起源也做了详细描述,简言之地球是由尼比鲁的卫星撞击而成。一个星体被尼比鲁卫星撞碎,其中一半成为地球,另一半成为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。

该书引用了大量苏美尔文明留下的图像与雕像,来说明当时先进的航天技术,包括火箭发射、载人太空舱、外星太空人、星图与导航等,确实令人脑洞大开。

这本书的观点,并没有推翻进化论。在类人猿产生的漫长过程,还是遵循进化论原理。它解决的问题是,现代智人是如何产生的。类人猿如何获得智力,在智商上突飞猛进,任何其他书籍都无法解释,而这本书给出了答案。

该书在部分程度上认可圣经,但认为圣经不过是苏美尔文明的拙劣模仿,并且为了统治的需要,人为对苏美尔文化做了大量修改。鉴于苏美尔文明发达程度如此之高,其他周边文明包括古希腊文明都是由此衍生,因此作者的观点无可厚非。

这本书既不是正统科学著作,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小说,更不是神学作品。它到底如何归类,还真不好说。所以,正统科学家和神学家都排斥它。不过地球编年史系列,在西方有大量粉丝,甚至由此产生一个西琴学派。

我觉得它的推理虽然严谨,引证虽然完善,但想象也过于瑰丽。当然,进化论也是达尔文自己的一派想象而已。但该书的想象,却全扯到外星人身上,这必然不被正统科学界接受。人类对于外星人这个东西,既无法证实,又无法证伪,只好把这类作品和研究,统统当作伪科学。

但我相信,随着科技的发展,尤其是量子力学发展,对生命与宇宙的认知进步,我们迟早会发现生命的真相。等真相大白时,作者或许会成为先知与圣人。而真正的先知,都是孤独的存在。

Print this ent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