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仁宗与包拯

这几天我们在追剧93年台视版的《包青天》,金超群主演。

这部影视可谓一代经典,当年播出时,在港台、大陆、乃至东南亚都引起一片轰动,万户空巷都在追包青天。这股风气,比当下年轻人追网红、小鲜肉,好多了。

作品之所以成功,我觉得倒不在于情节。因为情节都是民间听惯了的,电视里也没演出什么新意。它的成功,在于演员表演到位,情节紧凑,文化氛围浓厚。

演员且不必多说,都是老演员。尤其金超群,演出了包拯铁面无私的气势。文化氛围方面,这剧的台词写的极好,充满了浓浓的古风,结合主人公的演技,把观众代入了真实的历史。

在情节上,这电视剧200多集,然而一点不啰嗦,主线进展飞快。这一点是大为称道的。不像现在的垃圾电视剧,动不动就70-80集,然而叙事就那么一点,满屏令人作呕的男欢女爱和无聊对话。

我很早就了解过包拯。在肇庆有个包公庙,十几年以前我去瞻仰时,就详细拜读了包公的事迹。肇庆即古端州,包拯在此当了三年知府。此地盛产端砚,成色极佳,历来为朝中贡品。

民间传说,包拯离任的时候,坐船从西江离开,船上带了几块端砚。突然风云变色,巨浪冲击着包公的龙舟。见此情景,包拯令人把所带端砚,全部扔到水里,江面恢复风平浪静。包拯在肇庆为官三年,一块多余的砚台都没带走,传为佳话。

包拯铁骨铮铮,清正廉明,不畏权贵,断案如神。关于包公的民间传说很多,有些是杜撰的,但很多是基于事实,从戏曲、演义的角度,传唱了包公的光辉事迹。

当然,我们在佩服与崇拜包公的同时,不要忘了他背后的人物,宋仁宗。宋仁宗与包拯可谓是相辅相成,互相成就。

宋仁宗是中国历史上千古一帝。倒不是说他多么强势,而是他非常仁慈,对自己要求极高,对大臣、对百姓十分容忍。与此同时,还能保持政治上的清明。在他主政期间,北宋的经济飞速发展,文化一片繁荣。

正是宋仁宗的气度,包拯才得以施展手脚。按照电视剧所言,他在当开封府尹(相当于北京市长)期间,杀了皇家多人,包括皇帝的妹夫、皇叔的舅舅等。这放在任何一个朝代,都是不能容忍的。然而,宋仁宗都默许了。

宋仁宗在位40年,名臣辈出,君臣上下齐心,创造了北宋的辉煌王朝。与包拯同时代的著名人物有:范仲淹(宰相,文学家)、晏殊(宰相,文学家)、宋祈(尚书,红杏枝头春意闹那位)、欧阳修(翰林学士,唐宋八大家之首)、富弼(北宋名相,文学家)、韩琦(北宋名相,文学家)等。

宋仁宗去世后,不仅本国万户悲声,大臣和百姓皆悲伤,举国哀悼。就连敌国的皇帝和百姓,都情不自禁的悼念。史书记载,讣告送到辽国后,“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”。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,冲上来抓住宋朝使者的手号啕痛哭,说:“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。”

正是宋仁宗这一代仁皇,才成就了包拯这位千古名臣。君臣传为史上佳话,活在老百姓心中。

Print this entry